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新產品開發常見的問題與對應-VIII

http://blog.xuite.net/tonyliaw/twblog
        『變化』,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個調適,Yahoo關了部落格後,似乎有好一陣子提不起勁來。如何讓喜好者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繼續享受個人的心得,或是可以讓更多的人進來分享世界,困擾了許久。雖然最後找到這個平台與Xuite,總是還有一份說不上的疏離感。『習慣』著實是個有趣又可怕的東西,不知不覺中沾上了,就會成了身體的一部分而不自知,甚至更左右了思維與行動力。
        也該積極點,讓老朋友回到分享世界,談古說今,談天說地,對周遭的事情,提出一些不一樣的看法。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讓問題有個多元思考的空間,尋找一個對自己最好的思考模式,在問題解決上有更寬廣的空間,世界將會更多彩。
        一連串的疲勞轟炸,也該做個結束,今天就為量產準備做個總結。生產要素最重要的就是五個M,分別為:Men、Material、Method、Machine以及Measurement。上期談到Machine的局部(只談到模、治具),今天繼續來談談其他的幾個M。
        量產準備中,最該注意,卻常被遺忘的一個元素就是人員的能力。人不是天生萬能,學習是應付世界不斷變化的生存條件。對於新產品開發而言,也是如此的邏輯。每個新產品都有一些不一樣,既使是Me too的產品,或只是小改良, 還是會有些地方必須特別強調或注意。這些細節就是在量產準備前要到位,才可能讓量產順利承接。
        還有量產初期最難以掌握的要素當推物料,這是一個外部資源的運用,無法以公司內規來處理,只能提出要求,做得到、做不到,都要靠管理來突破。問題是採購的無意識與不作為,這個領域的問題會成為生產線的瓶頸。
        至於SOP與產線的準備,包含作業標準、檢查標準、QC工程圖、物流標準等等,都是量產準備的重頭戲。有了好的SOP,才可能有正確的人員訓練,也才可預期生產的品質,否則只是瞎子摸象,難以窺全貌,自然掛一漏萬的事件無法杜絕。
        這幾個領域常見的問題有:
       
人員訓練
1.     產線作業人員的教育訓練不夠完善
2.     團隊的橫向溝通困難
 
物料確認
1.         部分材料的規格達到有困難,還沒有和客戶協商好就必須先上,只好Risk order
2.         材料準備不到位,或者來料異常,導致產線不能按時開線,浪費工時等待
3.         材料品質不佳

SOP的準備
1.         SOP是否做到及時發行(作業標準、檢查標準、材料標準等等)
2.         QC工程圖(Control chart)未落實

產線準備
1.         廠區及產線確認不確定
2.         產線不固定,人員不固定,問題反復出現
3.     開發期間問題點無法在量產前解決,機構及組裝手法等問題,常會出現爭議而懸著

        問題看來不大,卻很棘手,加上專案基本上已準備解散,技術人員甚至都已新案在手了,如果無法在有限的專案時間內完成流程程序,一旦上了線再來處理,辛苦的不只是工程師而已,整個生產部門都可能因之而埋單。
        這些問題對於新產品開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量產不順,無法達到TTV(Time To Volume),最大的傷害就是投資回收延後與利潤受到跌價損失的衝擊,市佔率的流失,也不容小覷。具體的出現狀況大概有幾類:
  • 作業員不熟悉,產線的流速明顯的緩慢下來,產線內不良品多發,重工或是報廢的處理,帶給相關單位極大的困擾。
  • 供應商的量產品質無法滿足規格所需,特採或是折價問題,讓採購與內外部門間,造成很大的不信任感,有時不得不更換供應商(2nd Source),在規格承認與品質保證程序確認上,形成另一類問題的發生,工程師與品保部門資源的消耗,難以估計。
  • 物料品質無法穩定,生產線難以全力開出,結果就是產能損失。
  • 線上的問題解決無法快速得到有效控制,經驗法則成了唯一的法寶,依靠Try and Error模式來處理產線的問題,TTV遙遙無期。
        QBQ:
  • 品質保證的精神是讓顧客得到最佳的服務,建立顧客對企業的信賴感。這是一個企業的經營理念,不是一個部門的工作。然國內企業的大多數經營者並沒有如此的意識,主因於以前製造代工的刻板印象,經驗陷阱無法跳脫。品牌意識與顧客導向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介面就是品質保證,這個元素剛好又是國內企業的罩門。
  • 少了品質保證,教育訓練就會受到時間與成本壓力的影響,只為了省一點小錢把教育訓練忽略掉。省小錢花大錢的現象,是台灣企業的特色之一。教育訓練很貴,無知的代價更高,又有幾個老闆謹慎地看待這件事?台灣老闆總的上課無用論是這種現象的主要元兇,只因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迷信經驗法則,不與外界接軌。
  • 品質保證意識欠缺,自然不可能積累品質保證能量與技巧。QC工程圖(Control chart)與SOP只是應付性的文件,而不是標準化的管理工具。沒有完整的標準化體系,進行必要的投資,這些問題就只能當作教科書來談。
  • 國內社會教育機構有很多職能的課程,產銷人發財樣樣具備,就只是涵蓋面的足夠與否的層次,訓練這幾個領域能力與人才除了研發與行銷外,基本上還不是問題。但對於品質保證的觀念與課程,在坊間幾乎是零。品質管理滿天飛,卻把對象侷限在QC部門人員,而不是一種共通職能,更嚴重的是把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混為一談,結果就是檢驗與重工成了解決產線品質的唯一手段。
         解決問題的方向:
         這些問題要解決,只依靠執行面的主管或是機能部門,根本無濟於事。從經營者開始建立品質意識,進行標準化投資,把品質保證理念融入到經營體系,才有可能改變。從先進國家與台灣的比較,國內企業如果不正視這個問題,不管台灣得到幾個世界第一,永遠擺脫不了微利經營困境,成了永遠的代工國。要解決這些問題,個人的建議如下:
  • 正視標準化的意義,落實正確的標準化管理。TQM看起來雖已過時,確是最基本的品質保證系統。戴明獎的意義遠大於ISO(很多人會以成敗論英雄,但不可否認的,ISO的問題是讓整個世界沉淪,就像台灣EMBA的最大貢獻是證明MBA沒有用的道理一樣)。
  • 要建立品牌首要建立品質保證意識,從政府、協會到企業,要徹徹底底的了解品質保證,而不是一個虛晃的品質概念而已。QC不是一個部門的機能,是全體(從供應到需求端的每個環節)都該有的共同生活觀。品質即生活,品質即品味。如果品質只會在一個部門談,只有一個部門懂,就可以判定這家企業不懂品質。
  • 重新整理與建立新產品開發的量產準備程序,完善新產品開發流程。這是個花小錢可以賺大錢的流程,為何不做?只因為不知道?
        談了這麼多,對企業幫助有多少?不得而知。老闆不知道,知道再多都只是成本。可惜台灣的老闆太忙了,忙到可以賺更多的錢的時間都沒有,可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