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新產品開發常見的問題與對應-VI

http://blog.xuite.net/tonyliaw/twblog
         量產準備的程序中,供應商與客戶的問題,常常是企業內部各部門最無法掌控的因素。相信很多人有此經驗,很不愉快,卻已習以為常,似乎新產品開發就一定會如此。訂了樣品,廠商也交出樣品,檢驗過程也都能夠滿足規格需求。以此樣品(Gloden sample)組裝後進入測試程序,似乎都很不錯,看起來開發程序一切OK。
        進入量產後,發覺到供應商交的東西不良率高,生產線一團亂。採購被抱怨供應商品質不良,供應商也抱怨東西難生產,加上品質驗證程序不夠完備,技術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ECN滿天飛,生產初期就是雞飛狗跳。
        這種現象很多人歸類於成熟曲線,把問題合理化,殊不知這種問題的品質成本有多高。無法做到TTM與TTV,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損益。這些問題難道就真的無解嗎?不是,是不知道管理的重點,量產移轉與初期流動管理沒做好的緣故。
        這個階段最常見的問題有:
1.         客戶指定材料與廠商,廠商不願意改善也推不動,客戶又一定要量產並且不同意更換廠商,應如何應對?
2.         OEM業務,提出的設計改善提案客戶接受度不高; 
3.         特採太多,為出貨,規格放寬,等量產時又恢復標準,造成產線不知如何生產;
4.         客戶Assign parts issue難以被解決,檢驗規格難統一 
5.         產品資料不齊全,開發程序不完備
         甲、量產前,Issue未處理完畢,客戶急於投產,卻無法順利量產
         乙、與客戶的溝通管道無法順暢,溝通不良之下,Miss understanding的問題頻繁
6.         客戶MP前的ECN,讓量產備料及工程評價時間縮短等造成困擾
7.         QA無法在開發過程即參與,與客戶洽談品質面的各相關事項 
8.         時間緊迫,試模機台不足,開發程序還未完整就導入量產,就會出現以下問題
         甲 、       量產不順,無法提升良率
         乙、       技術問題溝通與協調無法適時滿足需求
         丙、       廠商對相關製程,工具再現性不足
9.         開發中問題未能在量產前得到解決 
10.     規格尚未定版,判定模糊,變更頻繁
11.     Bug未完全解掉,問題邊做邊解決
12.     產品設計問題無法在量產前得到改善,主因因客戶不同意設計變更 
13.   評估階段與實際量產之間的模、治具差異太大,失去評估程序的意義
        這些的問題,對新產品的影響有多大,對事業的衝擊,又有多嚴重,是常被忽略的一個現象。倒不是說企業不重視損益,只是習以為常的認定新產品開發本就會如此,忽略了從基礎管理建立起一個品質保證體系。這些問題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幾類,簡述如下:
  • 指定供應商配合度不高的情況下,生產完全沒有彈性。品質、交期的問題難以突破,加上客戶持續的要求降低價格,在供應商無法配合,提出轉換供應商的提案也不被客戶接受,企業只能在有限的範圍下,犧牲利潤來維持訂單,慢慢步入微利世代。
  • 技術與品質問題大概是自然法則裡最忠誠的夥伴,逃不掉、躲不了。權宜措施的把未完成開發程序推上產線,只是把問題往後推而已,並無法消除。品質成本難以估計(品質成本的滾雪球效應,在企畫階段思考品質問題所投入的品質槓桿效應是1:100;到研發階段就只剩下1:10;進入到試作與量產準備階段是1:1:進入到量產階段,品質管理槓桿效益已成了10:1,開始產生負面品質成本。銷售期間碰到品質問題,品質槓桿效益成了100:1;售服階段客戶抱怨的品質槓桿效應就難以用公式評量了(汽車產業的Recall事件)。註:1:100意味投入1塊錢的品質成本,有100塊的效益;反之10:1,代表要解決1塊錢的品質問題必須要投入10塊錢的品質成本)
  • 拖延成熟曲線,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商機的侵蝕與信用的衰退。由於量產不順,也常因為源自於供應商的品質,在供應鏈管理上,出現鍊條鬆動無法貫穿的窘境,其中最大的無形損失大概就是與供應商之間的互信流失。
  • 對於客戶的OEM原設計案提出改善建議,客戶不願意接受之下,可能影響到產品品質或是量產條件。但客戶的堅持卻不願意買單,降低價格還是不斷的強調之下,問題懸著無法解決,影響的就是良率或是產線效率。
        QBQ:這些問題難以突破的地方就在於客戶與供應商這兩個企業無法掌握的元素身上。管理不善或是流程的運作,畢竟都是內部的管理體系,好不好是一回事,只要領導觀念正確,力道加足,都可以有所突破。然外部資源就不一樣了,生意的關係結合出來的供應鏈管理只看到短暫的利益,難以建立生命共同體的共榮共存關係。生意不成仁義在的道理淺顯易懂,卻不容易在現實生活做到。弱肉強食的世界,互相就以爾虞我詐的方式來交往,結果不信任成本(報復成本)更是可觀。這些問題的真正QBQ有:
  • 量產初期有個管理名詞叫做初期流動管理,是在產品開發完成,移轉到量產初期,可能還隱藏一些設計面的問題,沒有在試作階段被檢驗出來,在量產初期,已不能再如開發過程慢慢地來,必須快速的把出現的問題解決掉,否則將影響市場的銷售。此階段採取的管理措施,稱之為初期流動管理。其中有很多機制的設計,如:初品管理、SRM:Sun Rise Meeting、FRB:Field Review Board等等)。國內很多企業並沒有如此的機制設計,不能怪,沒有品牌的企業就不用售後服務,沒有售後服務需求的企業,與客戶(使用者)的距離是兩個世界,自然不需要談CRM與QA。然少了這個機制,只能以Try error的方式來處理,就是用錢買經驗,買到的又是過期的經驗,卻無法積累。
  • 不懂供應商管理的意義,一般把供應商管理以SQA(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稱之,意味著供應商品質保證。找供應商是買供應商的品質保證能力,而不是一個零件。零件透過承認,也僅止於那個部分。廠商的作業條件、環境、人員、管理技巧與經營理念都會改變,一次承認的物品,只能認定那個物品是OK的,其他的就無法保證。但如果以供應商品質保證能力來評估,一個合格供應商,有足夠的品質保證能力,基本上無論何時,做出來的物品,絕對是可以達到客戶要求品質水準。只是國內企業的殺價與降低成本作風,根本不管供應商的品質保證能力,這些問題將無解。(年初以來戶政系統的問題,不也就是最低標惹的禍?--政府採購法,國之亂法,卻沒有人敢撼動,只因為採購協會當初協助立的法,惡法亦法?)
  • 樣品可以百中挑一,重點就是滿足圖面指示,為了接單,篩選之下總會出現Gloden sample。一旦進入量產,總不能還是以樣品的方式來生產,良率就是關鍵。沒有好的標準偏差管理(Sigma),也不懂得CPK的意義,自然出現品質不穩的現象。CPK管理的重點就是從有限母數中,來判斷量產的不良發生機率,以便在量產前作必要的準備,這就是量產準備的意義,可惜被忽略了。
  • 新產品開發流程是品質保證體系的一環,流程負責人是品質保證標準化的一環,可是國內企業都不是這樣設計的,甚至根本沒有人在管理這個流程。品質保證部門的設計,轄屬哪個單位就可知這家企業對於品質保證的認知程度。品質保證沒有立場與能力來判斷產品的移行(從一個階段移轉到下個階段),只任憑PM一個能力與技巧都不足的工程師來做決策,一切盡在不言中。最後只落到後台的老闆才是大PM的怪現象,只因為只有他才有能力承擔微利的責任。
  • 工程師的品質意識薄弱也是真正的問題之一。工程師對於品質的認知,停留於只要把圖面畫出來就是完成任務的錯誤觀念層次。不懂得品質保證的意義與品質管理的技巧,對於新產品開發流程漠視,只強調NIKE風格(Just do it)。另外工程師的系統化設計能力欠缺,是國內企業最嚴重的問題。沒有系統觀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東西只看到瞎子摸象,一定要到系統測試才看到問題,卻為時已晚。只好推、拖與脫,反正很快就要離開公司了,有問題是接手的人的問題(工程師壽命短,無成就感,轉職頻繁)。
  • 很多OEM業務的原設計案並非不好,只是不見得適合每家廠商。(DFA:Design For Assembly、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很可能客戶設計階段還未決定給哪家代工廠,也很可能本來條件不一致(日本便宜的材料在台灣未必,台灣的常用料要取代原設計案,才有成本效益),結果就是勉強生產,吃掉機會成本。提案不被接受的現象常不是客戶無理取鬧,而是客戶不信任代工廠的品質保證能力,一旦接受變更,就必須再跑一遍品質驗證程序,除了成本增加外,還可能徒勞無功,在沒有十足的品質保證承諾下,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解決問題的方向:
  • 好好地回歸到原點,重新把品質保證與新產品開發流程的問題釐清,是每家企業都該沉澱的部分。
  • 做好標準化管理,不要迷信ISO,確實的理解標準化的意義,進行標準化投資,是台灣品牌路途上無法迴避的經營課題。要不,可以斷言台灣品牌之路現在就是頂點了。
  • 好好地對工程師施以管理教育,建立工程師的品質意識與設計理念,發揮稀有資源的投資報酬率。TTQS的系統很少提到此部分,只因為太強調華麗而忽略內涵,以為職能有了就萬事OK,大錯特錯。
  • 落實供應商品質保證,價格因素很重要,但必須是在一個三贏的局面下的降低成本,不是一昧的殺價而已。品質保證能力的提升與落實,是採購人員與品質保證部門的天職。採購協會的浮華與對採購天職的認知不足,只教導學員議價技巧(殺價能力),卻沒有給學員正確的供應商品質保證理念(創價能力),也是問題之一。建立正確的供應商品質保證,是國內企業降低品質成本的唯一法門。
  • 對於OEM訂單,如果有條件不符合量產的部分,要提案前,先做好品質驗證。以品質驗證數據來說服客戶,讓客戶在最小成本範圍得到同樣的品質信心,是成功關鍵因素。沒有經過品質驗證程序就貿然要客戶承認與接受變更,對於稍具規模的企業而言,是無法接受的。然要做到這樣的境界,品質保證能力的提升,課不容緩。(可惜,看遍中國人社會,一堆的社會學習機構,與企業內的社會大學在進行社會教育,卻很少看到品質保證的課程,除了ISO外幾乎空白,就可見一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