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新產品開發常見的問題與對應-VII

http://blog.xuite.net/tonyliaw/twblog
量產準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移行階段,以最短的時間,讓產品技術端移轉到生產端順利生產。中間最大的差異是小量的打造與大量的生產,也就是確認個別技術能夠在生產規模上,有複製的可能,才可能確保產品的經濟規模與品質保證。
強調手工製作的東西,受限於人力、物力的條件,生產數量有限。加上個別因素,要完全符合一致的標準,自有其難度,所以價位難以客觀估計。看到電視上日本電視冠軍王的拉麵比賽,讚嘆的不是那些喝了湯就能夠說出哪家店的選手,而是那些熬湯的師傅,可以在無法確保一成不變的材料,以及季節因素下,熬出幾乎同樣口味的湯頭,這就是製造業一直以來追求的境界,卻是很多企業做不到的領域。
製造過程要做到每個產品都在一定範圍內(標準偏差),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標準化,包括模、治具、作業標準、材料標準與判斷標準等等。還是要強調一下,台灣企業對標準化的誤解太深了,總是把ISO當作標準化的全部,甚至連協會在指導學員上,也是如此的觀點。ISO只是標準化的一環,一個架構、放諸四海皆準的國際標準。但企業標準是企業在永續路途上,塑造出與眾不同的差異化競爭力,讓品牌突顯的內部軟實力,一般都會訂得比國標準高(國際標準是門檻,不是一百分)。標準化追求的目標是希望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做同樣的事,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Anybody、Anytime、Do Anything都可以得到同樣的品質)。這樣的目標,無法靠一套文件體系就可以做到的,是一種文化淬鍊與意識認同,才可能反映到最容易變動的生產要素--人的部分。要說標準化的判斷,只要看教育訓練做法就夠了,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教育訓練是遂行標準化的最基本元素。
反觀一般企業,單位裡換了一個人,可能所有的東西都走樣了,這就是條件差異--人員更迭。要避免這樣的事情出現,訓練是標準化不可或缺的活動,重點是要訓練甚麼?何時訓練?如何訓練?這時候標準化體系文件就是關鍵。
TTQS輔導過程,看到一堆的企業(包括拿金牌的企業),同樣的課,在不同時間實施,只為了費用的考量,找不同的師資或是教材,加上本身沒有能力透過設計審查來校準課程與講師差異,這種訓練做法,訓練出來的學員,自然存在差異性(不同期的課長會有不同的觀點與能力,學習落差),標準化如何落實?但還是可以拿金牌,問題是?
新產品開發量產準備最密集的一個活動,應該首推模、治具的開發、管理。依據設計單位做出的圖面,開始以手工模製作一些樣品來確認設計參數與機能參數,一旦樣品測試沒問題,要開始量產,就是先開模。本來很單純的動作,卻因為種種原因,反倒成了量產準備最頭痛的問題。今天就來談談此部分。
模、治具方面,最常見的問題大致上有以下幾點:
1.         模、治具開發能力不夠,效率無法提升
2.         量產前各部門溝通不及時、到位,導致設備治工具準備不完善
3.         量產初期,所需的治具不完善,影響生產品質,造成客訴
甲、模具技術(模具結構,多穴模具排氣及熱膠道技術)
乙、射出技術(薄壁射出技術)
丙、生產治具未完善.
這些問題看起來不起眼,卻是無奈的機會成本損失。量產不順最大的損失就是有訂單出不了貨,不然就是品質偏差大,貿然出貨的結果,後續的客訴成本更難估計。這些問題可能的影響歸納如下:
  • 模、治具確認時間拉長,很多的備料可能被迫報廢,量產所需的零部件卻無法及時供應上,就是出不了貨。
  • 模具尚未完備,開不完特採會議與篩選,徒增採購的困擾
  • 模、治具開發無法順利,帶來工程師在量產初期的額外負擔
  • 治具未完善,生產線都是以個案處理,品質異常難以避免,量產初期的特採與重工成了常態
  • 特採品多,為了客戶拉貨需要,以手工修改方式出貨,品質問題難以保證,只能以售後服務來補救
看起來影響也不是很嚴重,卻是損益平衡點延後的主兇,自然不得忽視。然看到坊間處理這些問題,就只是把工程師丟到生產線,駐線緊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代價很高,卻也無奈,有不得不的苦衷。這些問題暴露出國內企業對新產品開發的品質保證的弱點,以Try and error的方式來慢慢調整,累積的經驗,也沒有擴散知識管理,問題再發司空見慣,品質保證只能靠運氣而不是靠管理。
這些問題的QBQ有:
  1. 模、治具開發過程,供應商與工程師間的技術溝通不夠,設計圖的要求,模具商在了解不夠充分之下,出現判斷錯誤或是誤解的情事
  2. 供應商評選過程,並沒有充分考慮到技術能力,採購被逼著以成本為主要考量,品質保證目標被綁架
  3. 設計成熟度不足,量產初期還是有很多的ECN發生,這些ECN帶給供應商與模具廠莫大的時間與品質壓力
  4. 模具廠商只迷信加工設備(CNC等),沒有足夠的機器加工技術能力,依據老師傅的指示進行模具製造,標準偏差與機能自然難以保證
  5. 供應商品質保證能力嚴重不足,以樣品數來判斷模具的適切性,一旦進入大量製造,問題出現後才來處理
  6. 在國內很多企業使用FMEA工具,卻沒有幾家企業用對。這是一套用來預防後續工程問題的工具,如何善用FMEA於產品開發程序,是過內企管顧問界必須深切反省的一個領域(沒有教對企業FMEA工具的理念與用法)
  7. 最重要的是對量產準備階段的任務認識不足,或是根本沒有量產準備,就只是把一堆工作往下游單位移轉。在缺乏系統化的運作模式下,各自為政與瞎子摸象的問題層出不窮也是必然
解決問題的方向:個人一向秉持只要看到問題,就有能力解決問題的理念,就怕不敢面對問題。既然看到問題,就考慮如何讓問題消除就是了,問題難以解決的另一主因其實是組織運作的常態,讓問題複雜化以降低被責備的風險。解決這些問題方向有:
  • 好好的把產品開發流程在定義的清楚些,也落實必要的訓練,讓團隊知道量產準備的意義,再來補足量產準備的內容
  • 發展一些內部的量產準備管理工具,作為跨機能小組互相交接的文件體系
  • 讓供應商與工程師的規格參數討論成為一個制式化的程序,避免因人而定,隨機應變的問題
  • 落實品質保證與設計管理,不要有先上車後補票的想法,在設計階段沒有充分的把問題釐清,越往後面的程序將越麻煩。
  • 建立工程師品質意識與設計理念,透過專案前的共識會議,讓團隊的共識呈現,再輔以管理技巧來支持,工程師的成長才可能有所期待

沒有留言: